2025年6月19日,清晨八点半的麒麟山,薄雾轻纱般笼罩着山间,空气清新,夹杂着草木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在环幕教室里,琅琅书声回荡,全体学员在音乐组第三组组长牙举浪老师的带领下,齐声朗读着《我希望》,开启了新一天学习的篇章。
全体学员晨读
小学音乐教学:科研赋能,奠基美育创新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民族音乐学方向研究生导师吉莉老师授课。
吉莉老师以《小学美育教师科研能力训练》为题,围绕小学美育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展开培训。
吉莉老师开展专题讲座
吉莉老师特别强调了科研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培训内容涵盖多个方面:
首先,在科研思维培养方面,吉莉老师深入解析了美育科研的核心方向,包括课堂教学创新和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等。她建议教师们从日常教学中的痛点问题出发,提炼出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其次,在方法论指导上,吉莉老师分享了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适合一线教师的科研方法,并以具体的美育课题为例,详细演示了从选题、数据收集到成果转化的完整流程,使学员们对科研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最后,吉莉老师强调了科研成果需要兼具学术性与实用性,例如将美育活动设计转化为可推广的教学案例。她鼓励教师们积极撰写论文、申报课题,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吉莉老师进行教学示范
学员们与吉莉老师合影留念
河池市巴马民族师范学校通过精心构建互动氛围,显著激发了教师们的学习热情。先进的教学设备保障了师生之间、学员之间实时互动的流畅与高效,学员们积极提问,与吉莉教授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
小学音乐教学:AI赋能,推进美育创新
广西艺术学院的教学名师、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陈玉丹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授课。
陈玉丹教授以《人工智能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AI赋能音乐教学案例分析与设计方法流程》为主题,采用案例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培训。
陈玉丹教授开展专题讲座
陈玉丹教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AI时代音乐教育的美育与科技价值。通过生动的案例和透彻的分析,学员们深刻认识到AI技术为音乐教育带来的无限潜力和宝贵机遇。AI不仅能够创新教学方式,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陈玉丹教授与学员交流互动
陈教授探讨了AI在未来课堂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展示现有的AI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多样化应用,学员们了解到AI可以智能化地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陈教授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通过教育融入教学实践的七大内容,并提出了“需求分析-技术选型-教学融合-效果评估”的四步设计法,指导教师们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配的AI工具。她还特别强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Deepseek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如自动编写教案、生成音乐和提供音乐教育的论文选题等,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今天的培训兼顾理论与实践,为美育与音乐教学提供了科研思路与技术赋能的双重启发。
通过此次培训,学员们不仅学到了最新的美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还掌握了如何利用AI技术提升教学效果。他们纷纷表示,将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丰富多彩的音乐教育。
全体学员与陈丹玉教授合影留念
作为此次培训班的举办地,河池市巴马民族师范学校充分发挥了其作为教师培训基地的优势,为学员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培训资源。学校将继续致力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推动美育与音乐教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通讯员 张进军/黄兴晨 摄影 韦颖/黄春社 审核 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