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园”第19期
2022级综合1班 苏沛瑜 指导老师:甘昊睿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题记
少时,我正当风华正茂,桀骜不驯。正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状态。在这样的自以为是下,我认为读书并不重要,后来我才反应过来,是我太愚笨,不明白书是一道谜语,在于求知,求解,求乐。
古人爱读书,前有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后有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古代,文学是审美,智慧和秩序的精神象征,而书籍就是大家最可贵的文学财富。那这份财富在于什么呢?在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改变人生。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以旁观者的身份静静地接受世界的信息,这是美好的,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至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仔细想来,当年是自己太年少轻狂,毕竟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只有熬过了读书的苦,才能领悟人生的真谛,勇往直前,迎接更美好的未来。名人爱读书,读《论语》,读《红楼梦》,读《活着》。莎士比亚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解在什么呢?在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毕竟,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材。”正是,牛角挂书告诉我们勤奋读书学习刻苦的重要性,毕竟不是人人生来就是天才;孟母三迁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只有认清自己,为自己做准备,方能成材,悬梁刺股告诉我们,只有付出时间和精力才能有好的收获,乐在什么呢?在迷茫中的那一丝慰藉,比起那些活在假象中的人,乐不是更好吗?
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我们就是通过这许许多多的窗口去理解、感受世界的。书就是汪洋中的一艘船,我们在这知识的海洋中航行。
因此,我们青少年应用读书丰富个人心灵;用读书激荡社会的火花;用读书焕发民族风采。做到更好的自己,让自己开出最灿烂的花朵,结出最甜美的果实。
所以,读书,能让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能让人豁达晓畅,谈吐不凡;读书,能让人心旷神怡,陶冶情操。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他必然指向内在的充实。好比“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总而言之,读书是有趣的,只要你能读懂了其中的奥秘,就能解开属于你的那道“谜题”了,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责任编辑: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