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1日下午3:00-5:00,应我校之邀,广西三月三杂志社总编辑覃祥周教授在我校溢馨楼三楼铜鼓艺术演艺厅作“铜鼓山歌文化”主题的讲座。讲座由教研处覃小兵主任主持,校党委唐旭国书记给覃祥周教授颁发山歌文化传承导师的聘书。
在讲座中,覃祥周教授提出:民族铜鼓山歌艺术是有用的,它能交流思想、陶冶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养。除此之外,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和旅游专业学生,掌握铜鼓山歌技艺,必定给事业带来益处,或许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入佳境。他说,作为河池巴马国际养生旅游学校、河池市巴马民族师范学校的学子,要坚定地传承铜鼓山歌文化,而且还要懂得创新,使其更有生命力。讲座中,覃教授还强调,铜鼓山歌文化进校园,是文化传承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校应该适当地安排有关活动和课程,编写出适用的教材,并按计划开展课堂活动,让铜鼓山歌文化入心入脑,才有可能顺利传承。在山歌的学习和应用方面,覃先生介绍了壮族山歌“勒脚歌”的结构形式和韵律特点,并提示学生如何记唱山歌调,如何编写山歌歌词。
本次讲座,是为了助推我校“民族艺术(东巴凤铜鼓艺术)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的建设。该项建设在实施“创新开发铜鼓表演节目”这个子项目的过程中,需要把铜鼓文化与山歌文化作创新性的融合,因此,特地请覃先生到校指导,以期在节目开发上寻找到更多的方法。
覃祥周先生兼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系广西作家协会会员,以编著、翻译大量的壮族山歌和演唱壮族山歌而著称。他曾8次应邀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文件的壮文翻译,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进行壮语同声传译;曾到美国哈佛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考察学习;在国内多所大学讲学,活跃在“八桂讲坛”上;多次出国讲学,传播壮族文化,被广西山歌界称为“学者型的山歌王中王”;多次担任广西山歌王对抗赛的首席评委;他还被聘请为我校“民族艺术(东巴凤铜鼓艺术)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山歌文化传承导师。覃先生宽阔的视野、渊博的学识、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山歌文化实践,使他的讲座很接地气,十分精彩,现场气氛热烈,参会师生受益匪浅。这次讲座,必将有力促进我校“民族艺术(东巴凤铜鼓艺术)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的建设,加快我校铜鼓山歌文化传承的步伐。
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有2016级、2017级旅游专业学生及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1、6、7班班的学生,还有中职教师,共有550人。黄正杰校长未能参加本次活动,但他对此次讲座高度重视,事前向党政办韦盛杰主任特别交代座谈会有关事宜,并得以完美落实,因此,活动圆满成功。
完成讲座之后,覃教授兴致盎然地参观了巴师校园。当他来到铜鼓文化传承基地的铜鼓文化大师工作坊时,见到几十面整齐排列的铜鼓,他激动得不能自控,来自东兰铜鼓之乡、自幼善敲铜鼓的他迫不及待地拿起鼓锤,邀请在场的本校铜鼓社团的一位指导老师一起尽情的敲打起来,还随口唱出几句山歌来:“铜鼓山歌美名扬,特色文化传芳香。我把铜鼓来敲响,祝愿巴师永吉祥!”
(通讯员:覃小兵 摄影: 黄忠益 李大蒙)
覃祥周教授在作讲座 学校党委唐旭国书记为覃祥周教授颁发证书
教研处覃小兵主任主持讲座并进行最后小结 覃祥周教授与唐旭国书记、覃小兵主任、覃波主任亲切交谈
覃祥周教授与学校铜鼓山歌社团指导教师合影 讲座活动现场
讲座活动现场 我校颁发给覃祥周教授的聘书
覃祥周教授(右)在巴师铜鼓文化大师工作坊与铜鼓社团指导老师演奏铜鼓 覃祥周教授(左三)参观巴师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