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庆祝伟大祖国成立68周年之时,10月9日,我校在学校内操场举行隆重而简朴的升旗仪式暨巴师60周年校庆集会,校长黄正杰作了题为《让我们走得更远更豪迈》的国旗下的讲话。
“金秋十月逢喜庆,桂花飘香暖心窝。魏巍麒麟在起舞,盘阳河水唱欢歌。”清晨第一道金色的光芒,英姿飒爽的国旗仪仗队,舞台中央象征吉祥的铜鼓,冉冉升起的鲜红的五星红旗,豪情满怀、深情齐唱国歌3000多名师生,构成了无比庄严、激动人心的场面。
升旗仪式后,黄正杰校长作了富有激情的讲话。他首先对学校的60华诞表示祝贺,回顾学校6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我校6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60年来,巴师人凭着“不甘落后、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拼搏奋进”的巴师精神,创造了奇迹和辉煌。当初几亩荒坡,已经发展成为近160亩的国家级景区;当初几间茅草平房、极为简陋的教学设备,已经被一幢幢高楼和门类齐全的现代化设备所代替。在内涵发展上,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农村学校,培养合格师资,发展民族教育”的办学方向,“为教师发展奠基,为学生成才铺路”,以德育为首,面向现代化,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深层次、严要求、高标准、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有思想境界、有文化素养、有理论知识、有过硬技能”的“四有”人才,培养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子。至今,已为河池、百色培养了2万多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幼儿园师资和各级各类管理建设人才。巴师学子,在教坛上辛勤耕耘,在政坛上创先争优,在企业界开拓进取,在文化界发挥才干,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为右江革命老区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学校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被人们称为民族师资的摇篮,桂西著名的学府,名声传遍八桂大地。
黄校长在总结中还提到,历年来,学校组织师生参加各种大型比赛或先进评比,屡屡摘金夺银,名列广西前茅,令同级同类学校刮目相看。学校的学术风气十分浓厚,学术论文、教材编写以及课题研究均取得显著成绩,因此,《中国教育报》《广西日报》《广西教育》等报刊曾对学校的学术情况进行报道。特色办学方面,也走出了我们自己的风采。我们紧扣“少数民族”“革命老区”的历史人文主题,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构建“时代性、民族性、科学性有机结合”的德育体系并有效实施德育方案,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甘心献身民族教育事业、深受社会欢迎的能人。我们还坚持“文化治校、文学育人”的理念,以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浓厚的文学风气,催生了“麒麟山作家群”。我们还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民族化,建成了“民族艺术(东巴凤铜鼓艺术)文化传承基地”,其成果已经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活动中展出,我们的校园文化品牌已经走向世界。
在讲话中,黄校长展望了学校发展的美好前景。他指出,我校继承优良传统,又没有因循守旧,而是勇于改革,大胆创新。近十几年来,学校增办了河池三高、河池巴马旅校,努力推进高中新课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构建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运作模式,不断开创新局面,因此,师范教育、高中教育、旅游教育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至今已有3000多名幼师生毕业就业或升读大学。巴马旅校顺利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毕业生赢得用人单位或所就读的大学的好评。目前,学校和巴马旅校在政府的支持下,正朝着升格为高等院校的方向发展。他充满信心地说:“有60年的文化积淀,60年的办学经验,60年的坚实基础,60年的灿烂辉煌,有一支实力雄厚的领导、教师队伍,更有朝气蓬勃、拼搏向上的麒麟学子,学校一定能把教育质量推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能把这所桂西名校办得层次更高、名声更好!”
最后,黄校长对全校师生提出了三点希望:首先,大家不要忘记革命前辈的教导,不忘记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不辜负革命前辈和各级领导的殷切期望。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努力工作,以至报答;其次,大家不要忘记前辈巴师人的艰苦创业与无私奉献,同样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欣赏和肯定他们,去尊敬和爱戴他们,并学习他们的可贵精神,从中获得工作的动力;第三,大家不要忘记创业与守成的道理。创业艰难,守成不容易,要发展则必须面对新的困难,要迎难而上,攻破雄关。他希望全体师生认真地去关注巴师的厚重历史,去领悟峥嵘岁月的情味,去深入领会“不甘落后、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拼搏奋进”巴师精神,从而更加增强自信心,获得催人奋进的力量,在民族教育事业的路上走得更远,更豪迈!
黄校长的讲话,站在历史的高度,正视现实,面向未来,高度概括了巴师的发展历史与办学成就,指出巴师未来发展的方向,颇有深度和广度,语言生动流畅,听来十分感人,全体师生深受鼓舞。
(通讯员 黄忠益 摄影报道)
|
校长黄正杰作了题为《让我们走得更远更豪迈》的讲话
|

|
教研处主任覃小兵主持活动
|

|
英姿飒爽的国旗仪仗队
|

|
冉冉升起的鲜红的五星红旗
|

|
向国旗敬礼
|

|
学校领导、老师参加活动
|

|
庆祝活动现场
|